上星期日高中同學維君邀我一起去Ravinia Festival的其中一場音樂會——Tchaikovsky Spectacular,其中有我最愛的小提琴協奏曲,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還外加昭告諸親友;後來這邊的唯一台灣人蔡宇信也說要去。
Ravinia Festival是在Ravinia Park的音樂會,有古典樂也有爵士,而古典樂很多是由芝加哥交響樂團(CSO)演出。當天的音樂會是下午五點開始,我估計了塞車和停車時間,決定下午兩點四十分出發。
果不其然遇到塞車,我們改變計畫到地鐵站附近停車,再坐Ravinia Shuttle到Ravinia Park,很準時地在開演前到達。
曲目是
Tchaikovsky:
Symphony No. 6 in B Minor (“Pathétique”)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1812” Overture-Solenelle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真的很討喜!想當年我表妹謝小波借我她的最愛: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和鋼琴協奏曲一號,我一聽就超愛!至今小提琴協奏曲仍然是我的最愛,鋼琴協奏曲排名也很高。
第六號交響曲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雖然我覺得四個樂章之間好像沒什麼連貫,還是覺得很好聽!第二樂章結束時維君到了,也找到我。我中場休息時就跑去她和她同學坐的草坪,託她的福還吃到她同學做的、好吃到流淚的蛋糕!
下半場小提琴協奏曲我還是跑到舞台附近去看。雖然太匆忙了沒有跑到右側,不過在左側有找到一個洞,可以看到獨奏者;維君後來也說右側人很多根本看不太到(鄉民們真是內行)。獨奏者Miriam Fried比照片上正,她拉得還滿激動的,不像上次拉西貝流士的希臘人。小提琴協奏曲真的好好聽,即使是大熱天,我還是聽出了一身雞皮疙瘩。
最後一首1812序曲,我們回到草坪上聽。是說我和蔡宇信剛到Ravinia Park上廁所時,蔡宇信就發現廁所前草地上的砲管了。中場休息時我指給維君和維君男友晏齊看,晏齊說這砲管太小了。不過後來放炮時還是聲勢驚人,我雖然知道這個時間會放炮,而且也離砲管一段距離,還是被嚇了一跳!放了炮鄉民們都很興奮,確實很有效果啊。
後來我問了維君,1812序曲的砲聲是精確地寫在譜上,還是在這時候隨便放都可以。維君說應該是有精確寫上的,在室內一般是用大鼓來演出砲聲。回家之後我查了維基百科,原來台灣國家交響樂團(NSO)每年的兩廳院週年慶都會表演1812序曲作為壓軸,而且他們所使用的禮砲是由中華民國國軍提供,真是有趣。
音樂會七點多結束,我就直接回家了。
同場加映:真砲聲1812序曲
Sunday, August 7, 2011
Saturday, July 23, 2011
資格考(三)
我老闆找的三個Committee,我後來有去查一下他們的來歷。一個是高能理論學家,我以前有去聽過她的課;一個是高能實驗學家,做的是我們的對手CDF Collaboration,我以前常看到他在系館晃來晃去;第三個是個年輕的助理教授,電機系與物理系合聘,我並不認識。
應老闆要求,我預約了六月二十日星期一中午十二點的視訊會議室rehearsal。雖然用了幾張之前去Pheno Symposium的投影片,不過由於簡報的聽眾和方向都不同,因此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修改以及做新的投影片。搞到三更半夜最後做了二十一張,包括一張封面,三張分隔頁,沒有backup slides。所以實際內容是十七張,而規定的簡報時間是二十分鐘,我想這應該是很恰當的時間分配。
不過我的簡報還很喜歡一招:投影片只列重點,口頭講的會比投影片的內容多。而且會盡量讓不同張的內容連貫起來。兼之視訊報告,我不能只是指出我正在講解的圖,而必須口頭說明是哪一張。所以隔天rehearsal的時候我講了二十九分鐘。我老闆是說沒關係,他基本上覺得我講得很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他說他特別喜歡我講解時的某些idea,不過我們還是一張一張檢討需要修改的地方,以及講得比較差的地方。我老闆提醒我哪些東西一定要強調,包括我主要貢獻的部份。另外我老闆提醒我說考試時我要全程開skype,他們關門討論前會先叫我斷線,結束後我老闆會用skpye chat叫我重新連線。
隔天是美東時間上午十點考試,在芝加哥當地時間九點。因為我去實驗室必經的路正在修路,而繞路會多花很多時間,所以我八點半就出發了。還好在這個時段修路的地方沒有嚴重塞車,我到的時候是八點四十五分,提著電腦跑到五樓的視訊會議室The 5th Dimension,卻很訝異地看到會議室早有人在——兩個德國人一個阿共,正在連線到法國。我很緊張地說我有九點的預約,德國人不慌不忙地看了看錶,叫我稍安勿躁,現在才八點四十五分。雖然昨天我和老闆有說好早十分鐘連線,不過現在也沒辦法了,只好在那邊等他們結束。
還好大家很準時,我也來得及連線。我老闆昨天有請在Rochester認識的學生幫Committee連線,不過我因為想把鏡頭對準投影螢幕,不小心把影像連接線弄掉了;好不容易才接回去。還好在此同時Committee也在準備,查看我的成績單和書面報告。
準備就緒後,我老闆說:
「It's a bit unusual to have a video qualify exam, huh?」
其中一個Committee說很久以前有過類似的案例。接著理論學家問我:
「你是不是來之前有拿過碩士?」
「是。」
「你在這裡有修過什麼課嗎?」
「我修過量子力學、電磁學......」
「噢,我發現這份成績單是從2009年開始......所以沒有修課紀錄!」
理論學家似乎是主持人,問完了之後就叫我開始報告。
(待續)
應老闆要求,我預約了六月二十日星期一中午十二點的視訊會議室rehearsal。雖然用了幾張之前去Pheno Symposium的投影片,不過由於簡報的聽眾和方向都不同,因此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修改以及做新的投影片。搞到三更半夜最後做了二十一張,包括一張封面,三張分隔頁,沒有backup slides。所以實際內容是十七張,而規定的簡報時間是二十分鐘,我想這應該是很恰當的時間分配。
不過我的簡報還很喜歡一招:投影片只列重點,口頭講的會比投影片的內容多。而且會盡量讓不同張的內容連貫起來。兼之視訊報告,我不能只是指出我正在講解的圖,而必須口頭說明是哪一張。所以隔天rehearsal的時候我講了二十九分鐘。我老闆是說沒關係,他基本上覺得我講得很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他說他特別喜歡我講解時的某些idea,不過我們還是一張一張檢討需要修改的地方,以及講得比較差的地方。我老闆提醒我哪些東西一定要強調,包括我主要貢獻的部份。另外我老闆提醒我說考試時我要全程開skype,他們關門討論前會先叫我斷線,結束後我老闆會用skpye chat叫我重新連線。
隔天是美東時間上午十點考試,在芝加哥當地時間九點。因為我去實驗室必經的路正在修路,而繞路會多花很多時間,所以我八點半就出發了。還好在這個時段修路的地方沒有嚴重塞車,我到的時候是八點四十五分,提著電腦跑到五樓的視訊會議室The 5th Dimension,卻很訝異地看到會議室早有人在——兩個德國人一個阿共,正在連線到法國。我很緊張地說我有九點的預約,德國人不慌不忙地看了看錶,叫我稍安勿躁,現在才八點四十五分。雖然昨天我和老闆有說好早十分鐘連線,不過現在也沒辦法了,只好在那邊等他們結束。
還好大家很準時,我也來得及連線。我老闆昨天有請在Rochester認識的學生幫Committee連線,不過我因為想把鏡頭對準投影螢幕,不小心把影像連接線弄掉了;好不容易才接回去。還好在此同時Committee也在準備,查看我的成績單和書面報告。
準備就緒後,我老闆說:
「It's a bit unusual to have a video qualify exam, huh?」
其中一個Committee說很久以前有過類似的案例。接著理論學家問我:
「你是不是來之前有拿過碩士?」
「是。」
「你在這裡有修過什麼課嗎?」
「我修過量子力學、電磁學......」
「噢,我發現這份成績單是從2009年開始......所以沒有修課紀錄!」
理論學家似乎是主持人,問完了之後就叫我開始報告。
(待續)
Tuesday, July 19, 2011
值班訓練(一)
最近準備開始值班,有別於之前所值的DAQ Shift,這次是值Tracker Shift;也因此昨天和今天早晨被安排值班訓練(Shadow Shift)。Tracker Shift的值班時間和其他人不同,而且名稱非常有趣:
Farmer 4 a.m. - 12 p.m. 完全就是農夫作息
Country Club 12 p.m. - 8 p.m. 鄉村俱樂部或是有錢人、貴族的活動時間
Vampire 8 p.m. - 4 a.m. 確實是吸血鬼出沒期
Tracker Shift要顧四個不同的sub-system,不過這四個儀器都跟tracker有關。值班訓練是兩個班,跟著不同系統的experts一起值班,以學習不同系統的問題。我被排到星期一和星期二的Farmer Shift,昨天是跟脆笛酥髮型的韓國人SungWoo值班,今天則是跟兔寶寶門牙米國人George一起。
SungWoo是SMT Expert,雖然是韓國人不過滿開朗的。去年夏天我週末去實驗室趕工,剛好SungWoo辦公室漏水想拍照紀錄慘狀,結果整個六樓只有我在。我借他我的手機拍照才認識的。George則是我們學校和費米實驗室合聘的Technical Run Coordinator;detector有問題或是我們對detector有什麼不瞭解的地方,找他準沒錯。我私底下稱之為The Lord of the Control Room或是Saint George。George算是我在費米實驗室的Host,我在實驗室裡的超速罰單都會寄到他那裡去。不過我覺得他老是笑得很賊,所以有點怕他。
星期天晚上我比平常早睡覺,半夜三點起床,過著晨興理荒穢的生活。很討厭的是我平常出入的East Gate,凌晨一點到五點關門;因此我必須往西開過大半個實驗室的長度,繞向北方,從西邊的Main Gate進入實驗室,再往東南越過大半個實驗室——車程足足漲一了倍,一共三十分鐘。昨天凌晨四點整我準時衝進Control Room,其實應該要提早十分鐘到才是。
昨天因為SungWoo是SMT Expert,所以他大部份時間都是在講解SMT。又加上我滿肚子問題,四點開始值班,我們六點才完成Beginning of Shift Checklist。SungWoo直呼我打破了他的紀錄——因為這是一分頂多半小時就可以完成的Checklist。不過我收穫非常非常多,有茅塞頓開之感;很多事情是DAQ Shifter要叫Tracker Shifter解決的,現在總算知道Tracker Shifter到底都在幹什麼。SMT是很敏感的儀器,Tracker Shifter至少有一半的心力是在SMT上,所以要學的東西很多。
昨天運氣不太好,因為Tevatron Main Control Room在做Beam Study,所以一直沒有真正的粒子對撞和data taking。凌晨三點多,傳來一陣刺耳噪音,原來是Radiation Audible Alarm。Tevatron之中的粒子輻射可能會破壞SMT,我們打電話給Main Control Room告知此事。十分鐘之後Audible Alarm再次響起,雖然覺得三更半夜不太好意思,還是不得不打電話給Radiation Control Expert請他處理。
這之後一直都沒有什麼事,除了我一直在問問題、閱讀有關的使用手冊之外,其他值班的人都閒閒沒事做。大約六點的時候我還聽到一陣打呼聲,原來是胖胖的老歐Captain睡著了。
早上八點除了我之外,其他值班者都換班了。Captain是我老闆,歡樂的西班牙胖子。我老闆一來整個Control Room好像醒過來一樣,大概是他嗓門太大了吧。也是八點左右Control Room的長駐鄉民陸陸續續上工,我老闆大概閒著無聊,打了幾通電話和Main Control Room與Run Coordinator討論片刻,決定開始取cosmic data。SungWoo教我該做的步驟,最重要的就是開啟SMT的高電壓;他一邊講解我一邊做,還提醒我在高電壓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螢幕之下黏的紙條上有開高電壓的步驟。此時我老闆過來看我這邊的狀況,他看了紙條之後說:
「這連白癡都會開啦!」(Even a dumb can do this!)
兩三分鐘之後,系統電壓升上去了,Main Control Room卻來了一通電話,Captain我老闆宣布:
「Main Control Room說他們還要再做Beam Study,我們必須取消Cosmic Run!」
我們只能降下才剛升上去的高電壓。
早上十點多我們再次決定開始Cosmic Run;這次好一點,維持了十分鐘;十分鐘後收到通知,我們將要有Control Access,於是又得降下高電壓。
昨天有兩小時的Control Access,從我這邊的螢幕可以看到Run Coordinator、說話很像周玉蔻的德國人Stefan,戴著工地安全帽,在Platform修理CTT的問題。之後就沒有什麼事了,整個值班期間都沒有data taking的機會,讓我很擔心這樣訓練不夠。
值班結束前SungWoo交代我要看的網頁和投影片,還特別警告:
「George要求很嚴格,你最好趕快看完。」
「George會先怪你沒教好!」我老闆對SungWoo說。
(待續)
Farmer 4 a.m. - 12 p.m. 完全就是農夫作息
Country Club 12 p.m. - 8 p.m. 鄉村俱樂部或是有錢人、貴族的活動時間
Vampire 8 p.m. - 4 a.m. 確實是吸血鬼出沒期
Tracker Shift要顧四個不同的sub-system,不過這四個儀器都跟tracker有關。值班訓練是兩個班,跟著不同系統的experts一起值班,以學習不同系統的問題。我被排到星期一和星期二的Farmer Shift,昨天是跟脆笛酥髮型的韓國人SungWoo值班,今天則是跟兔寶寶門牙米國人George一起。
SungWoo是SMT Expert,雖然是韓國人不過滿開朗的。去年夏天我週末去實驗室趕工,剛好SungWoo辦公室漏水想拍照紀錄慘狀,結果整個六樓只有我在。我借他我的手機拍照才認識的。George則是我們學校和費米實驗室合聘的Technical Run Coordinator;detector有問題或是我們對detector有什麼不瞭解的地方,找他準沒錯。我私底下稱之為The Lord of the Control Room或是Saint George。George算是我在費米實驗室的Host,我在實驗室裡的超速罰單都會寄到他那裡去。不過我覺得他老是笑得很賊,所以有點怕他。
星期天晚上我比平常早睡覺,半夜三點起床,過著晨興理荒穢的生活。很討厭的是我平常出入的East Gate,凌晨一點到五點關門;因此我必須往西開過大半個實驗室的長度,繞向北方,從西邊的Main Gate進入實驗室,再往東南越過大半個實驗室——車程足足漲一了倍,一共三十分鐘。昨天凌晨四點整我準時衝進Control Room,其實應該要提早十分鐘到才是。
昨天因為SungWoo是SMT Expert,所以他大部份時間都是在講解SMT。又加上我滿肚子問題,四點開始值班,我們六點才完成Beginning of Shift Checklist。SungWoo直呼我打破了他的紀錄——因為這是一分頂多半小時就可以完成的Checklist。不過我收穫非常非常多,有茅塞頓開之感;很多事情是DAQ Shifter要叫Tracker Shifter解決的,現在總算知道Tracker Shifter到底都在幹什麼。SMT是很敏感的儀器,Tracker Shifter至少有一半的心力是在SMT上,所以要學的東西很多。
昨天運氣不太好,因為Tevatron Main Control Room在做Beam Study,所以一直沒有真正的粒子對撞和data taking。凌晨三點多,傳來一陣刺耳噪音,原來是Radiation Audible Alarm。Tevatron之中的粒子輻射可能會破壞SMT,我們打電話給Main Control Room告知此事。十分鐘之後Audible Alarm再次響起,雖然覺得三更半夜不太好意思,還是不得不打電話給Radiation Control Expert請他處理。
這之後一直都沒有什麼事,除了我一直在問問題、閱讀有關的使用手冊之外,其他值班的人都閒閒沒事做。大約六點的時候我還聽到一陣打呼聲,原來是胖胖的老歐Captain睡著了。
早上八點除了我之外,其他值班者都換班了。Captain是我老闆,歡樂的西班牙胖子。我老闆一來整個Control Room好像醒過來一樣,大概是他嗓門太大了吧。也是八點左右Control Room的長駐鄉民陸陸續續上工,我老闆大概閒著無聊,打了幾通電話和Main Control Room與Run Coordinator討論片刻,決定開始取cosmic data。SungWoo教我該做的步驟,最重要的就是開啟SMT的高電壓;他一邊講解我一邊做,還提醒我在高電壓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螢幕之下黏的紙條上有開高電壓的步驟。此時我老闆過來看我這邊的狀況,他看了紙條之後說:
「這連白癡都會開啦!」(Even a dumb can do this!)
兩三分鐘之後,系統電壓升上去了,Main Control Room卻來了一通電話,Captain我老闆宣布:
「Main Control Room說他們還要再做Beam Study,我們必須取消Cosmic Run!」
我們只能降下才剛升上去的高電壓。
早上十點多我們再次決定開始Cosmic Run;這次好一點,維持了十分鐘;十分鐘後收到通知,我們將要有Control Access,於是又得降下高電壓。
昨天有兩小時的Control Access,從我這邊的螢幕可以看到Run Coordinator、說話很像周玉蔻的德國人Stefan,戴著工地安全帽,在Platform修理CTT的問題。之後就沒有什麼事了,整個值班期間都沒有data taking的機會,讓我很擔心這樣訓練不夠。
值班結束前SungWoo交代我要看的網頁和投影片,還特別警告:
「George要求很嚴格,你最好趕快看完。」
「George會先怪你沒教好!」我老闆對SungWoo說。
(待續)
Saturday, July 16, 2011
一朗在芝加哥
寄件者 SEA@CWS - 鈴木一朗(Ichiro Suzuki) |
今年水手隊在芝加哥的比賽只有六月六日到八日,與白襪對戰。那一陣子一朗的狀況很差,常常沒有安打;「一朗老了」的言論也甚囂塵上。也因此雖然當時我快要資格考了,還是買了六月六日的門票衝過去看。
當天我五點多離開實驗室,因為白襪球場治安不太好,所以我決定先回家放電腦比較保險。結果剛好回家的路上在修路,塞車塞得動彈不得;好不容易才到家,放了電腦之後旋即上路。不過夏天芝加哥外圍的高速公路通常都在修路,雖然我事先查過選了一條修路路段比較少的高速公路,還是在芝加哥進城的路上塞了一陣子。
也因此到達球場時大概遲到了十分鐘,沒能在賽前練習時趕到拍照實在很可惜;同時也錯過了一朗的第一打席(沒安打)。更扯的是才遲到十分鐘,竟然已經是一局下了!
我特別買了右外野的票,一進去看到右外野不是一朗,以為一局上還沒打完。不過我馬上發現不對勁,右外野手明明是穿水手隊球衣呀!看了看板才發現一朗當天打指定打擊,真是有點失望。
既然一朗沒有上場守備,我趁著二局下白襪進攻的空檔跑上去買晚餐。這一場比賽是投手戰,節奏相當快(亦即雙方打線都便秘);因此我也很緊張趕著買好晚餐回去看球,深怕再次錯過了一朗打擊。
寄件者 SEA@CWS - 鈴木一朗(Ichiro Suzuki) |
(天色已暗,距離又遠拍不清楚。不過看到模糊的背號51和明顯的翹屁股,應該看得出是一朗吧!)
水手隊的先發投手是菜鳥Pineda,雖然是菜鳥,不過開季以來表現得可圈可點——幾乎搶盡了我們王牌King Felix的風采。我跟白襪隊不熟,可能是他們的先發投手也很強,或是我們的打線便秘(不意外XD)。白襪隊我唯一知道的球員是亞當蛋(Adam Dunn)。
雖然是星期一球場並沒有坐滿,不過跟Rochester的球迷比起來,白襪球迷還滿投入的。白襪進攻時有一球右外野方向的界外飛球,水手右外野手跑出界準備接殺,我前一排的米國胖子在接到球的瞬間大吼一聲,意圖干擾水手野手接球。觀眾席和界外區很近,我還真擔心水手球員真的被干擾了呢。大概看了一兩局,我突然發現我歡呼和失望的時間都和前後左右相反,不得不克制一點以免被蓋布袋。另外,雖然傳說芝加哥的白人都支持小熊隊,而黑人都支持白襪隊(歐巴馬也支持白襪),不過白襪球場大部份都還是白人。
一朗的第三打席終於打出一支右外野方向的一壘安打!不過天色已晚,距離又遠,照出來的照片相當模糊。我也只能遠遠地拿望遠鏡看他在一壘準備起跑的姿勢。
寄件者 SEA@CWS - 鈴木一朗(Ichiro Suzuki) |
芝加哥白襪球員打了全壘打,球場也放出煙火。當時天色還沒暗,不過煙火仍然明亮。主場球迷大聲歡呼,主場跟客場的待遇真的差很多。
最後水手以1:3輸球,Pineda被轟本拿到敗投,一朗四打數一安打。比賽時間很短,七點十分開始,九點半就結束了。讓我實在覺得很虧。XD不過之後兩場一朗雖然上場守備,卻都沒安打,事後諸葛看來選第一天去看也不壞啦。
更多照片
Friday, July 8, 2011
Expected and Observed Values
是說我們的實驗通常會量Expected Values和Observed Values,前者是測量Monte Carlo Simulation,以確保我們的Simulation沒問題;而後者是測量Real Data。我們做實驗通常會先看Expected Value,確定測量值和uncertainty沒問題之後纔會量Observed Value。
星期三的Meeting阿根廷肌肉宅Victor沒出現,而我們都知道他太太快生小孩了所以也不以為意。Meeting結束後大家聊起Victor的事,阿共李亮說:
「Victor小孩的預產期是今天喔!不曉得他太太生了沒......
「Today is the expected value! Now we are going to see the observed value!」
眾人大笑。德國人Yvonne接著說:
「通常都有一兩個禮拜的uncertainties啦!」
當天中午Victor的老闆Cecilia寄信說:Victor小孩前一天中午出生了!我們道賀之餘,阿共李亮也回信說:
Judging from the time, everything should follow the standard (model) expectation very nicely.
星期三的Meeting阿根廷肌肉宅Victor沒出現,而我們都知道他太太快生小孩了所以也不以為意。Meeting結束後大家聊起Victor的事,阿共李亮說:
「Victor小孩的預產期是今天喔!不曉得他太太生了沒......
「Today is the expected value! Now we are going to see the observed value!」
眾人大笑。德國人Yvonne接著說:
「通常都有一兩個禮拜的uncertainties啦!」
當天中午Victor的老闆Cecilia寄信說:Victor小孩前一天中午出生了!我們道賀之餘,阿共李亮也回信說:
Judging from the time, everything should follow the standard (model) expectation very nicely.
Sunday, June 26, 2011
芝加哥美術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短評
昨天趁剪髮之便去了一趟芝加哥美術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由於最近太過勞累,逛沒多久就得休息一下。十二點多進去,不過時間沒控制好,觀戰重點印象派畫展看到一半就被趕出來了。以下是短評:
中國文物展遠遠比不上台北故宮博物院啊,昨天才發現我的胃口已經被台北故宮養大了——尤其是宋瓷!另外我覺得有些標籤和說明寫錯了,不過不是專家不敢斷言。
韓國瓷器以前比較少見,不過看得出來受中國(宋瓷)影響很大。
美術館有很多印度和東南亞的佛像。我總覺得印度佛像的體態跟一般印度女人很像,比較圓一點;另外印度和東南亞佛像有時候有點......總之跟中國佛像很不一樣。
歐洲中世紀的盔甲很多是武術大賽(tournament)時所穿,和真正上戰場的盔甲不大一樣。看起來歐洲古人的身材沒有很高。
印象派的畫家該不會是近視眼吧?印象派的畫很像沒帶眼鏡時看到的景色。我覺得最妙的是天空的顏色,那真的不知道怎麼畫出來的,跟天空真的一樣。不愧是擅長捕捉光影的印象派啊!
另外印象派使用匪夷所思的色塊所創造出的效果令人驚異!印象派畫家的眼睛八成有外掛三原色濾鏡......
如果說莫內、雷諾瓦的畫是近視眼的視力檢定,那高更的點點點就是色盲檢定表吧! XD
中國文物展遠遠比不上台北故宮博物院啊,昨天才發現我的胃口已經被台北故宮養大了——尤其是宋瓷!另外我覺得有些標籤和說明寫錯了,不過不是專家不敢斷言。
韓國瓷器以前比較少見,不過看得出來受中國(宋瓷)影響很大。
美術館有很多印度和東南亞的佛像。我總覺得印度佛像的體態跟一般印度女人很像,比較圓一點;另外印度和東南亞佛像有時候有點......總之跟中國佛像很不一樣。
歐洲中世紀的盔甲很多是武術大賽(tournament)時所穿,和真正上戰場的盔甲不大一樣。看起來歐洲古人的身材沒有很高。
印象派的畫家該不會是近視眼吧?印象派的畫很像沒帶眼鏡時看到的景色。我覺得最妙的是天空的顏色,那真的不知道怎麼畫出來的,跟天空真的一樣。不愧是擅長捕捉光影的印象派啊!
另外印象派使用匪夷所思的色塊所創造出的效果令人驚異!印象派畫家的眼睛八成有外掛三原色濾鏡......
如果說莫內、雷諾瓦的畫是近視眼的視力檢定,那高更的點點點就是色盲檢定表吧! XD
資格考(二)
確定了考試日期之後,我老闆就交代我要做的事情:
「你要準備一份十頁的書面報告,六月一日以前給我看。你就把之前寫過的note剪剪貼貼一下就好了啦!我不介意你用一樣的句子!
「內容的話就寫到你去年五月之前做的東西就好了!之後做的留到thesis和defense。大概就是selection的部份;還有你做的jet energy scale和on-call expert也順便寫一寫吧。
「口試時要準備二十分鐘的簡報,對象是物理學家但不一定是做高能的。所以你要避免所有的黑話(jargon);無法避免的黑話你要先解釋。
「口試當天你可以在費米實驗室連線,如果你想回學校也可以,我會付錢。」
我之前有跟張博宇要他的報告和投影片來參考。張博宇是說雖然規定是十頁,不過每個人都爆頁數——他本人就有將近三十頁。而他的投影片有三十五六頁加上二十多張的backup。不過我如果剪貼note絕對會寫出超過十倍的頁數,而且以我龜毛的個性也不可能真的剪貼,所以我依照我的理解重寫過,即使擇要重寫還是寫了二十頁左右。那一陣子我的實驗進度還是很忙,每天都十點回家,只好趁著吃過晚飯睡覺前的空檔,還有週末的時間寫報告。
大概六月三日的時候我寄報告給老闆,老闆直接回信:
「頁數太多了,你先縮減到十頁我再來看。」
雖然我跟老闆提到大家都爆頁數,不過我老闆還是希望能十頁解決。接下來的日子我就是在每天的空檔裡縮頁數,包括重寫一部份、縮減圖表、調整字型大小和頁眉。大概是練過書法的原因,我做報告和投影片非常堅持留白的空間。比如說報告正文字體最小只能是11,頁眉最小不可以小於2.1cm,還有行距我一般設預設值的1.15倍,因為我覺得預設值的行距太小了,很有壓迫感。至於圖表我也是拼命縮減,縮不了的就重調找出最小空間的版面排列。
因為縮頁數的緣故,再加上我老闆的歐洲時差,我們直到考試前上一個禮拜三才把報告交出去。而我從workshop回來之後的禮拜天、資格考前兩天才在做投影片。
至於要不要回學校考試?我本來想說不回去會不會讓committee觀感不好,不過我實在沒空回去一趟,最後只好在費米實驗室預定了有視訊設備的會議室,準備連線考試。
(待續)
「你要準備一份十頁的書面報告,六月一日以前給我看。你就把之前寫過的note剪剪貼貼一下就好了啦!我不介意你用一樣的句子!
「內容的話就寫到你去年五月之前做的東西就好了!之後做的留到thesis和defense。大概就是selection的部份;還有你做的jet energy scale和on-call expert也順便寫一寫吧。
「口試時要準備二十分鐘的簡報,對象是物理學家但不一定是做高能的。所以你要避免所有的黑話(jargon);無法避免的黑話你要先解釋。
「口試當天你可以在費米實驗室連線,如果你想回學校也可以,我會付錢。」
我之前有跟張博宇要他的報告和投影片來參考。張博宇是說雖然規定是十頁,不過每個人都爆頁數——他本人就有將近三十頁。而他的投影片有三十五六頁加上二十多張的backup。不過我如果剪貼note絕對會寫出超過十倍的頁數,而且以我龜毛的個性也不可能真的剪貼,所以我依照我的理解重寫過,即使擇要重寫還是寫了二十頁左右。那一陣子我的實驗進度還是很忙,每天都十點回家,只好趁著吃過晚飯睡覺前的空檔,還有週末的時間寫報告。
大概六月三日的時候我寄報告給老闆,老闆直接回信:
「頁數太多了,你先縮減到十頁我再來看。」
雖然我跟老闆提到大家都爆頁數,不過我老闆還是希望能十頁解決。接下來的日子我就是在每天的空檔裡縮頁數,包括重寫一部份、縮減圖表、調整字型大小和頁眉。大概是練過書法的原因,我做報告和投影片非常堅持留白的空間。比如說報告正文字體最小只能是11,頁眉最小不可以小於2.1cm,還有行距我一般設預設值的1.15倍,因為我覺得預設值的行距太小了,很有壓迫感。至於圖表我也是拼命縮減,縮不了的就重調找出最小空間的版面排列。
因為縮頁數的緣故,再加上我老闆的歐洲時差,我們直到考試前上一個禮拜三才把報告交出去。而我從workshop回來之後的禮拜天、資格考前兩天才在做投影片。
至於要不要回學校考試?我本來想說不回去會不會讓committee觀感不好,不過我實在沒空回去一趟,最後只好在費米實驗室預定了有視訊設備的會議室,準備連線考試。
(待續)
Subscribe to:
Posts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