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0, 2010

琦君:錢塘江畔

More about 錢塘江畔

琦君這本書是我在台灣時讀完的。說實在的我覺得琦君的散文大勝小說,散文中尤以描寫童年的文章為最。我最喜歡的是「煙愁」,這本書中的文章非常動人,我每次看重閱都是邊看邊哭。

其他散文我就覺得還好。她的文章在平淡自然中流露纖細敏銳,但是我如果一下子看太多會覺得有點膩。另外我總覺得她寫大學的國文老師,似乎隱隱透露出某種崇拜與仰慕......

琦君小說我看過的是「菁姐」和「橘子紅了」,以及這次看的「錢塘江畔」。我最喜歡「橘子紅了」,是一個很有味道的故事;有種淡淡的、莫可名狀的無奈、惆悵與哀愁。比起原著小說,我覺得公視拍的電視劇實在太灑狗血了;尤其是秀禾懷孕不久,容耀華(寇世勳飾)就收到健康檢查通知發現自己不孕......(所以秀禾懷的不是他的種,而是弟弟榮耀輝的)瞬間變成花系列還是台灣龍捲風。雖然寇世勳的演技很不錯啦。

我覺得琦君小說很喜歡寫失戀或是喪偶的女子重新被追求的故事;這其中追求者通常是原來戀人(配偶)的弟弟。「菁姐」這本小說集頭兩個故事就是;只是菁姐發人家好弟弟卡,而虹嫂含蓄地接受了對方的感情。「錢塘江畔」最後一個故事也有這個老梗的影子,不過是以喪偶少婦的女兒角度來寫。我並不特別喜歡琦君的故事,不過她處理這種題材很細膩也很讓人舒服;會覺得終於有人真正以女性的角度來看「第二春」了。

「錢塘江畔」這本短篇小說集,我覺得很弱。小說的篇名很吸引人;像是「百合羹」、「清明劫」、「莫愁湖」和「梅花的蹤跡」等等,可是看完全文卻大失所望。雖然琦君以平淡細膩見長,可是這本小說集的故事少了一點韻味,所以我覺得遠不及「橘子紅了」和「菁姐」等篇。「梅花的蹤跡」是比較特別的一篇,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故事;以之江大學和西湖孤山的背景,寫大雪天裡一名美麗空靈的女孩和梅花,最後不知其所蹤。然而我覺得這篇小說的對白很不自然,很像是翻譯小說;閱讀時有種違和感,也因此無法進入故事的情境。據說當時有人看到這篇驚為天人,向琦君要了版權翻譯為英文。我只能說......呃......這篇翻譯為英文應該滿適合的......

對白像翻譯這個問題,在「錢塘江畔」其他篇章中也屢見不鮮。我覺得很疑惑,印象中琦君其他文章小說都沒有這個問題啊?這也是這本書讓我失望的重大原因。

Tuesday, March 9, 2010

值夜班。三月十日

昨天值夜班時我幾乎都在趕工。所幸data taking沒遇到什麼大問題,小問題也是其他值班人所負責的部份。所以我順利把今天咪停要報告的東西趕出來了,也趁著程式在跑的空檔回完所有咆哮信。

凌晨六七點我的進度也差不多要告一段落,因此我開始做投影片,一邊等最後的程式跑完。我的程式一如預期在八點下班前一刻結束,我回到六樓位子上熱了早餐吃,之後把投影片做完。其實那時有點神智不清,所以投影片也是隨便做做。(反正Keynote隨便做做都比別人漂亮)

快九點時終於做好了。雖然阿共李亮說我值夜班如果太累,他可以幫我報告;不過我覺得體力大概還有40-50%還夠用,決定不去九點的VJets Meeting,在實驗室趴到十一點直接去咪停。(是說我老闆和義大利阿宅完全無法想像我竟然可以趴在桌上還睡那麼熟......XDDDD)

最近我們Single Top Meeting討論相當熱烈而且一咪就咪很久,兩個小時是家常便飯。看來學長姊都急著想畢業,阿根廷肌肉男博士後也急著想發紙吧。輪到我報告時實在有點語無倫次,不過看鄉民們也討論了不少,我想我應該有讓他們聽懂吧。

下午一點多終於結束,我回實驗室收東西準備落跑。義大利阿宅看我猛灌茶,還問我說To be sure to reach home?而那個比我老闆帥的Reinhard和米國馬尾男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吃飯,我說我得回家睡覺了,好累。

回家洗完澡吃個飯大約兩點多,我一覺睡到八點半才醒。九點多又睡個回籠覺,到十點多醒來吃飯刷牙洗臉準備上工。雖然說睡的時間應該也夠,只是日夜顛倒的作息還是讓我覺得不太舒服啊......這下子我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了。 Or2

Monday, March 8, 2010

值夜班。三月九日

昨天值班到早上六、七點就已經快不行了,眼皮有如千斤之重......好不容易熬到快八點下一個值班的人來,馬上衝回家,洗完澡吃完一碗咖哩飯大概九點多就直接睡死了。

睡到下午四點才起床,一收信發現有數封咆哮信!平時都沒那麼炙手可熱......阿共李亮和耿偉剛寄信來討論Single Top的事;嘟嚕Shabnam寄信來跟我要Jet Energy Scale的script;Rochester的老頭Paul寄信問要怎麼在MAC上設定費米實驗室的Kerberos;還有我去APS時的法國室友Betty寄信問說照片什麼時候可以給她......接著是另一個嘟嚕Jyoti在gmail線上丟訊息問另一個Single top的問題,然後我一面回信一面又收到阿共耿偉剛的訊息問問題......真是吐血,我搞不好從來都沒有這麼紅過。 Or2

義大利阿宅幫我回了嘟嚕Shabnam的信,說是今天婦女節為了慶祝,昀澤被抓去值夜班,我想他現在應該在睡覺云云,阿宅給了嘟嚕那些script的位置,不過我醒來之後還是回了其他該補充的。

晚上八點又去睡了一覺,九點多起床,十點又吃了一頓飯。十一點多出門,準時上工。我到Control Room時發現上一個值班的人正在繡花!!是那種十字繡,和Control Room完全不搭調啊!

今天和我同班的Captain是Reinhard,也是做Single Top的一個助理教授。聽起來似乎是英國人,不過我不太確定。平平是做Single Top的助理教授,這位先生比我老闆帥多了(逃~)。

上文所述的咆哮信我還沒回完。希望今天值班不要發生太多事情我才可以做工。不過因為白天有睡覺,今天精神明顯比昨天好。

Sunday, March 7, 2010

The White Mountains(白色山脈)

More about The White Mountains

傍晚終於把"The White Mountains"這本小說看完了。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少年小說,也是三腳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小時候看漢聲青少年拇指文庫的中譯本「白色山脈」,三部曲的另外兩本分別是「金鉛之城」和「火池」。因為我非常喜愛冒險小說,所以這三本被我評價為漢聲兒童和青少年拇指文庫(其中我看過的)第一。

今天終於把英文原文看完了。其實這本書的劇情相當流暢,即使不查單字也無礙。不過我還是每個不確定的單字都查(還滿多的,汗~)。雖然書中老梗甚多,不過這是1960的書也不能苛求。主角William是三人組中最弱最廢柴的一個,莫非英國人都喜歡廢柴主角的老梗?(是說最近看了魔戒電影白金加長版,我覺得佛羅多是魔戒遠征隊裡最弱的,也是四個哈比人中最弱的。)三人組中Henry有力氣,Beanpole有腦袋,唯有William既無體力也無智慧,甚至差點失陷在富貴溫柔鄉中。雖然最後William懸崖勒馬,不過其勒馬原因也不甚光采就是了。

William逃出城堡之後的旅程是全書高潮:被三腳抓住、發現三腳跟蹤、被逮到之後的戰鬥、以及之後千辛萬苦躲避高科技三腳群的搜索。不過最後到達白色山脈的橋段有蛇尾之嫌。

我這次看英文版,越看越覺得白色山脈指的就是阿爾卑斯山。小時候沒有世界地理的知識所以毫無感覺;不過出國這幾年比較常看世界地圖,就覺得這個故事的地理有所本。因為主角的家鄉在英格蘭,William和Henry前往白色山脈的旅程要渡海——根據書中的描述,這海並非廣闊如大西洋——渡了海之後語言不通,不過遇到的城堡和伯爵夫婦都有"de""la"的名稱,所以我覺得那海應該是英吉利海峽。接著他們旅途中常有朝陽在左邊、夕陽在右邊的描寫,因此可以推定他們往南走。而白色山脈是因為山上終年積雪不融,歐洲又沒什麼高山,所以應該是阿爾卑斯山無誤。後來我找到維基證實我的想法。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Tripods

總之這本書滿好看的!

值夜班

今天是我第一天值夜班,時間是凌晨十二點到早上八點。前天我就先問過義大利阿宅,當年他值夜班的時候是怎麼安排作息的?義大利阿宅說他下午睡覺,晚上值班之前不久才起床,吃個「早餐」,然後值班。下班之後再吃「午餐」,到中午吃「晚餐」。我還問他值班八小時都沒吃東西會不會餓?他說反正他吃飯的時間向來很隨便,所以沒差。

我倒是擔心值班時會餓,值班時間又不能出外覓食,所以晚上特地等到十點才吃晚飯,又帶了一個便當。

今天白天下雨,氣溫倒是有攝氏三度。晚上十一點半出門,只見車窗上結了霧;我開了暖氣和除霧就出發了。

一路上車行稀少,沿路都有或稀或濃的霧氣。我沿著Route 59慢慢開,到了費米實驗室東門,警衛跟我說要非常小心開車,因為實驗室裡霧氣很重。果不其然,實驗室裡和外面簡直是兩個不同的天地!實驗室的道路沒有路燈,兩旁都是樹林,霧氣瀰漫,過了東門之後前方能見度只有三公尺。我開了遠光燈,只看到一片片白茫茫的水氣,飄忽不定。草船借箭大概就是在這種天氣吧!我開始想像遠方曹操的軍隊朝著我的車射箭了。

燈影之外是黑魆魆的天地,蒙著一層變幻莫測的白紗,霎時間真讓人懷疑眼前的道路是不是狐狸變的。此時我又像是聊齋裡夜半趕路的書生了,想到我曾經在D0 Assembling Building附近看過狐狸,就開始有點緊張。好在不久就看到D0 Assembling Building的燈光,轉彎處也有一盞明亮的路燈;總算平安到達了。

現在我和其他三個倒楣鬼一起值班,今天的Captain是個很像街友的老頭;三更半夜沒有其他鄉民所以一切都很安靜。

Saturday, March 6, 2010

雁字回時

最近天氣漸漸轉暖,白天變長,氣溫維持在攝氏零度左右,看來春天也快到了。

上禮拜因為值日班的緣故,八點以前要到,下午四點下班,不過我常常會在實驗室裡做點事情大約快五點才回家。也因此上下班的時間都是白天,走出外觀像倉庫般的D0 Collision Hall,就是停車場,和幾組貨櫃屋。費米實驗室除了幾棟主要建築就是一大片草原和森林,一望無際;而西北方是實驗室的地標Wilson Hall,俗稱Hise Rise,是唯一一棟超過十樓的建築。

我常常在上下班的時候看到一群群大雁,而且大雁飛行的隊伍是呈「一」或「人」字形——就像書裡描述的那樣!以前從沒看過,還覺得書上是騙人的呢。

今年這裡的雪量比往年多,路邊常有積雪。費米實驗室的池塘也結冰未融,有時候看到成群結隊的鴨子走在冰封的池塘上,很是有趣。

我第一次來費米實驗室正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當時感冒發燒,看到費米實驗室整片荒野,簡直要崩潰,後來也是不甘不願地搬過來。還好現在覺得不錯,尤其是芝加哥就在旁邊,要做什麼都很方便。總而言之我還滿喜歡這裡的,這個夏天應該多出去走走聽音樂會逛博物館。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分辨歐洲人的方法

話說我們Top group的召集人有三個:一個是我老闆西班牙胖子,一個是疑似同志的德國人,另一個是謎樣法國人Frederic。這位Frederic先生我只聽我老闆說過他是法國人,不過一直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前一陣子跟義大利阿宅閒聊,才知道這位法國人就是APS Rehearsal那天幫我們計時的那個;常常在大小咪停晃來晃去所以我也常見到他,只是名字和臉對不起來。然後因為Rehearsal那天在場大部份是歐洲人,所以我就問義大利阿宅他是怎麼分辨歐洲人的國籍。

義大利阿宅說對他而言大概看長相聽講話的方式就知道了,那天在場的亞歷山大和伊玟(Yvonne)他一看就知道是德國人;就像我可以輕易分辨亞洲人的國籍一樣(說實在的我不會分辨東南亞人,上次遇到斯里蘭卡人,他不講我還以為他是嘟嚕*)。不過還是有些簡單的原則:

法國人的名字看起來很長不過念起來很短。像是Frederic先生的念法,聽起來像是Fedric。法國人這一點常常被取笑。

法國人的名字和姓氏通常重音都在後面的音節。不像義大利阿宅本人的名字重音在第一音節。

姓氏超過十個字母的通常不是德國人就是嘟嚕。德國召集人有個很長的姓Schwanenberger又不是嘟嚕,所以可以判斷他是德國人。還有"Sch"開頭是德國人。

斯拉夫人(俄國和東歐)通常講話嘴巴都不太張開,像含滷蛋一樣。不像南歐人包括義大利阿宅自己,講話嘴巴都張得很大像是可以吞下蒼蠅似的。

阿宅跟我說的原則大概就是這樣。


*嘟嚕就是印度人,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