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19

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續)

昨天晚上一邊等conda install ... root(結果失敗)一邊做投影片一邊把川本芳昭那本「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看完了。之前寫的評價(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仍然適用,不過在最後兩章我有一種「作者累了」(還是譯者或編輯?就不得而知了)的感覺,品質沒有前面幾章好,許多推測也讓我覺得所根據的資料太少而顯得流於揣測。另一方面,這兩章講到的是同時期在日本與朝鮮半島上的諸國,很有可能是史料太少而不得不大膽假設。

最後兩章很明顯的是作者(或其實是譯者?)把南朝漢族建立的王朝當成絕對的中華正統。我不記得傳統的觀點是以南朝還是北朝政權為中華正統,而且我認為「中華正統」是現代絕對要質疑、挑戰、最終淘汰的觀念。作者提到當時的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一方面奉南朝為絕對的中華,一方面各自又發展出以自己為中心的「中華」(我解讀為相對的中華)。如果作者真的有絕對的中華意識,我會覺得華毒還真是毒——連日本學者,其本身清楚意識到自己出身於絕對中華意識的「邊陲」,還能接受中華意識。

Saturday, November 30, 2019

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放假在家閱讀日本學者川本芳昭所寫的「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這本書由是Chung Wen Kao和Ming Chung兩位學長推薦的。

目前看了快兩百頁,我覺得非常好看,相形之下我在台灣所受到的歷史教育根本就是垃圾——而且還是不可回收的那種。只有實驗高中的歷史課還好一點(因為老師完全不管課本)。可惜當年一週一節課只上了高一一年,學得太少。

不過我認為「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這本書還是有點問題。不曉得是作者還是譯者的問題、或者是作者選擇以中華視角闡述中華歷史,書中仍把「大一統」視為中華文化的正統。不管是講胡漢民族的融合,還有以「猖狂」描述山越與孫吳政權的對峙,在在都顯示以中華為中心的史觀。

另外,在本書187頁「現代中國民族分布圖」不僅劃入台灣,還將台灣原住民以「高山族」標示,完完全全就是採用中國政權的觀點。這一點在讀本書時必須特別注意。

Thursday, November 28, 2019

破除中華話術

終於等到有人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了!

我相信我不需要強調我的中文程度還不錯。就因為當年喜愛中華文化,意識形態是被洗成小藍的。這兩者的關連,簡單來說,中華文化強調道統,而中國國民黨牢牢抓住道統,加上家父長的保守威權心態,讓一般人心裡內建中國國民黨就該執政,其他黨是野心勃勃想篡位的亂臣賊子。這種心態跟民主政治是完全不相容的。也因為中國國民黨不可能放棄這個道統(才能維持他們的執政甚至在台灣存在的正當性),他們不會放棄跟中國統一的最高指導原則。

我到美國唸書以後,有好幾年幾乎沒跟說中文的人來往,再加上當時很專注在論文上;物理研究非常需要critical thinking,而來往的歐美人很鼓勵我表達自己的想法、內心深處的感覺與渴望,他們鼓勵我不要因為害怕講錯就不敢講,讓我覺得內心的感覺和渴望是真實的、值得肯定的,不需要因此有罪惡感。這樣的文化薰陶下,我再回頭看到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歷史,就開始覺得感同身受、覺得二二八的濫殺非常恐怖、覺得國民黨特務的刑求讓人很痛苦、覺得沒有追查咎責是不可容忍的事、覺得不能用國家安定的藉口踐踏人權。

然後我開始反省為什麼在台灣時,看到一樣的資料,卻不會有同樣的反思。這些反省最後都指向最基本的問題出在接受中華文化洗腦培養出的意識形態。因為中文程度不錯,我對中文詞彙與語境滿敏感的,也因此格外警覺到整個台灣社會的教育、媒體、文化、娛樂通通在黨國意識形態的籠罩之下。

當年還在台灣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這個情況了。舉個例子,2002年左右台灣藝人開始稱中國為「內地」,我就覺得不對。我一直到2013年左右才看到多數人開始發現這個稱呼的問題。不過,在排完中華儒毒之後,確實更理解整個系統鋪天蓋地,無孔不入。可惜這個問題在台灣很少人討論;我2016年之所以欣賞基進黨,就是因為他們中有人討論這一點;而我也觀察到今年在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的年會中,有關台灣文化的兩個演講(黃惠禎和施芳瓏)都沒有觸及到這個基本問題。當時也有點失望。

另外講到中文之不精確與沒有邏輯。做科學研究時試著用英文和中文,就會感受到兩者的差別。台灣中文教育中追求漂亮的作文,寫不出嚴謹精確的論證。因為中文的結構,要寫得嚴謹精確,就得加入很多傳統中文看起來很奇怪的贅字與冗句,文章就不會漂亮。

Wednesday, April 17, 2019

紀錄片「紅盒子」

在飛機上看了紀錄片「紅盒子」,講的是布袋戲師父陳錫煌的故事。陳錫煌是「亦宛然」師父李天祿的長子,因為李天祿入贅陳家而姓陳。紀錄片中用非常感性的手法描寫布袋戲的衰微,父親對陳錫煌所造成的陰影與父子之間的矛盾,並將矛盾的源頭指向陳錫煌之從母姓。

我覺得紀錄片的鏡頭和音樂都很用心也很精緻,但是劇情對我而言有點空虛,甚至有點不耐。或者說,整個敘事的角度太傳統,因此我覺得少了很多我想知道的東西。比如說,大家都知道布袋戲的觀眾越來越少,但是為什麼越來越少呢?有沒有分析要怎麼樣讓布袋戲創新來吸引觀眾呢?霹靂布袋戲做了很多現代的聲光效果,戲偶也越做越大、越來越精緻來吸引觀眾,目前看起來這個模式也滿成功的;我覺得不見得要朝這個方向走,但是我很不欣賞一味地自怨自艾懷才不遇。我覺得,如果真的覺得布袋戲這麼好,應該利用紀錄片努力向觀眾表現布袋戲之美。紀錄片中有一段描寫陳錫煌親自登門把很多文武場的老師父們找回來搬演一場戲,但是紀錄片卻只播出一小小段,讓我心裡一直吶喊不要換場景我要看戲啦!

話說回來,習於中華文化的人很容易有這樣的思考模式,所以也不能說是紀錄片導演或是布袋戲師父專有的問題。

紀錄片也試圖著墨李天祿與陳錫煌父子間的心結與矛盾,但是我覺得寫得不夠深刻,就覺得又是一個傳統中華文化下的父子情節,沒有太特別之處。

紀錄片以一齣布袋戲「巧遇姻緣」作結。其實不管是片頭陳錫煌空手示範操偶技巧,片中幾番片段如老頭抽菸、少女梳頭、書生寫字、交換翻滾,種種操偶技巧和細膩度都令人驚艷。然而,最後的巧遇姻緣都沒有這些細節。另外,布袋戲的台語口白在紀錄片中幾乎沒有著墨,我覺得非常可惜。

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是一齣很感性但畫錯重點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