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實在太忙了,只好趁蹲馬桶和等餐廳的空檔偷看
這時候就覺得買了Amazon Kindle實在太值得了
一有空檔就可以拿出來看,跟真的帶一本書一樣;而且還比較小比較輕
有時候咪停太無聊我也會上好讀網站偷看一下
查了一下進度,目前看到嘉靖皇帝朱厚熜剛剛即位
與楊廷和為首的文官集團「大禮議」鬥爭
(明代姓楊的出名人士也太多了吧 XD)
大概是實體書的第四冊開頭
所以這篇我寫的是第三冊的眉批
第三冊的內容大概是明英宗朱祁鎮復位
殺掉了于謙,
接著是姐弟戀明憲宗朱見深(成化)
寵愛大自己十七歲的萬貴妃
(其實明憲宗已經超過姐弟戀的等級了,他應該是有嚴重的伊底帕斯情結)
然後是做得還不錯的明孝宗朱祐樘(弘治)
可惜明孝宗身體太差三十多歲就掛了,唯一的兒子又很叛逆
再來就是明孝宗的叛逆兒子,活寶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了
明武宗時代一開始有劉瑾,楊廷和和楊一清鬥倒劉瑾之後還有江彬
另外這是王陽明的活動時期
這本書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寫王陽明的學術和他的功業
最後是明武宗過世、文官集團用呂后殺韓信那招殺了江彬、
擁立嘉靖皇帝繼位
首先我覺得很訝異的是這幾任明朝皇帝都很短命
常常三、四十歲就領便當了
他們年輕十多歲的兒子繼位
當皇帝當個十幾年,到了三、四十歲又領便當這樣
寫到于謙的時候作者形容于謙是明代第二名
那時我就猜王陽明大概是作者心中的第一名
畢竟王陽明是歷史上唯一做到內聖外王的人
果然不錯
只是我很不欣賞這樣排名的方式
因為我覺得這兩人的貢獻是在不同的地方
很難去比誰重要
從學術方面來說,王陽明創立心學對後世的影響當然比于謙大
可是沒有于謙搞不好明朝在土木堡之變就被滅了
所以我不喜歡這樣子把兩人放一起排名比較
接著要說王陽明的章節
看得出來作者非常重視王陽明,也因此花了很多篇幅寫他
但我認為王陽明的篇幅正是第三冊的敗筆
因此我在aNobii上給第三冊的評價低於前兩冊
王陽明少年時和狀元父親王華的衝突
我覺得作者寫得非常輕浮
個人認為書香世家的王華不應該如此眼光短淺
(認為王陽明想成為聖賢的志向是亂來)
但這也許是史實,因此我雖不喜歡這樣的寫法,但不予置評
比較嚴重的問題是描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心學
用了很多煽情文字,但是華麗文字包裝下的內容很空洞
雖然說我覺得這也不能怪作者啦
哲學思想這一類的東西本來就不好懂
懂了之後要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寫出來更難
當年我修夏長樸老師的中國思想史
因為夏老師本人的專長是宋明理學
那時候真的覺得他講解的宋明理學架構清楚
重點分明,有條有理
光是聽他的課就能有初步瞭解了
但是夏老師講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學術就沒有這麼令人驚艷
所以我覺得當年明月寫心學寫得讓我不滿意,是可以理解的
再其次就是王陽明的「外王」功業
主要是平定江西的土匪群、和寧王朱宸濠的叛亂
其實這一段落處處充滿了前後矛盾,也是我認為王陽明變成第三冊敗筆的原因
首先作者常常強調這一群土匪不過是些跳梁小丑
而寧王朱宸濠沒讀多少書沒什麼腦袋也沒看過三國演義竟然還用連環船給人燒
朱宸濠手下的頭二號謀士劉養正和李士實不過是一群廢柴和人生失敗組
這種組合戰勝了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啊? Or2
會覺得換了一個人,也能夠滅掉寧王,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
這樣子形容對手大大減弱了王陽明功業的重要性
(雖然我不確定王陽明的功業究竟多重要啦)
所以我得不斷得跟自己說:嗯,作者如此推崇王陽明的功業,
是因為他秒殺掉寧王,控制住戰火波及的範圍....
也因此我覺得作者對于謙和王陽明的評價過於結果論....
其實作者筆下的王陽明還滿妙的
看他的處世原則讓我想到令狐沖:「對信義的人就講信義,
對奸詐的人就講奸詐。」
我想王陽明是真正領悟到孔子所謂的「時」吧
最後還是要再提到作者一貫溢美明朝皇帝的問題
其實我很肯定作者嘗試解釋明朝皇帝的動機
寵信宦官的、昏庸無道的皇帝都是有其原因
不過我覺得,既然身為皇帝,旁人當然會用審視皇帝的標準來評價
這是皇帝的悲哀
講到明武宗,作者提到正德皇帝只是叛逆、只是喜歡玩、只是喜歡美女
大體上還是明是非的,不會胡亂殺人殺大臣
因此傳統評價說他昏庸無道、荒淫無恥有點太過
我認為作者有點避重就輕
以正德皇帝的行為,用昏庸無道、荒淫無恥來形容還滿恰當的
只是在現今這個個人主義盛行的時代
我們可以思考的是「昏君」和「暴君」實質上造成的傷害層次有別
可以不用一概而論
暴君就不用說了,以現在的價值觀還是很糟糕的
昏君對老百姓的傷害就可大可小
可以不用急著貼標籤就是了
比如說我覺得不管是王振還是劉瑾,他們能橫行天下作惡多端
寵信他們的皇帝本人是要負責的
Saturday, February 26, 2011
眉批:明朝那些事兒(一)(二)
(寫於二月一日;本來想整理過再貼上來,不過最近應該是沒空整理)
因為最近忙到花轟所以先簡單記一下
希望日後有空能好好整理
明朝那些事兒
閱讀進度:好讀網站第一本結束;查了一下實體書,大約是正體中文版第一、二冊
定位:這本書在我心中的定位大約是批踢踢歷史八卦版強者文
作者立場:我認為作者的觀點非常教科書,中規中矩
大抵不脫忠孝節義那一套
觀點和幼時所讀的「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很像
傳統觀點不是不好,但我覺得寫給成人的讀物應該要有更多元的觀點
(當年讀小魯出版社「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都比這本還發人深省)
文筆:我認為不如「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吳姐姐的文筆比較簡練流暢
而且「明朝」這本內心戲實在太多太瓊瑤了,我雞皮疙瘩掉滿地
還有作者實在太喜歡破梗了
內容特色:很多篇幅寫戰爭,看來作者對戰爭滿有興趣的
我覺得戰爭寫得不夠深入,不過對我這種對兵事一竅不通的人已經足夠
另外非常大漢沙文主義
雖然好像都在挑毛病,不過就是因為有上述這些毛病
我纔會把它定位成歷史八卦版的強者文
適合輕鬆閱讀不太需要深入思考
所以不會佔太多我的頭腦CPU
從這個角度來說滿好看的
而且我對明朝歷史不太熟(因為吳姐姐沒寫!!)
看得津津有味
另外我實在不得不感歎台灣社會的獨立思考和多元價值方面
還是比阿共社會進步很多
吳姐姐那種傳統價值觀大概是二十年前的事
因為暴風雪明天實驗室不上班
所以我趁機再多記一些眉批以免以後忘記
一、胡濴找到了建文帝
這一章節我認為證據不足,直接推論說找到建文帝太牽強
而且鋪梗鋪得很長,謎底揭曉時實在令人失望
(建文帝的下落請看衛斯理的「招魂」 XDDD)
二、明英宗朱祁鎮的評價
我覺得本書有溢美明朝皇帝之嫌。
關於朱元璋和朱棣的評價不去深究我還可以接受
但是對於明英宗朱祁鎮,就是那個信任太監王振搞到土木堡之變被俘虜的傢伙
作者試圖表示朱祁鎮其實不那麼昏庸、一切都是太相信王振
因為從小王振就是他的老師,所以和王振感情太好
纔會聽信王振亂來
首先我覺得朱祁鎮的爹(明宣宗朱瞻基)居然派個太監去當太子的老師
真是頭殼壞去,令人匪夷所思
其次自己無能不要亂牽拖
能夠這樣放任王振胡來、混亂朝綱
實在讓人無法相信朱祁鎮有腦袋
另外朱祁鎮親征,要不是行軍路線一改再改,
也不致於造成土木堡之變這麼嚴重的結果
對於王振亂改行軍路線,身為皇帝竟然一點反對意見都沒有
(當時皇帝二十三歲,換做今天也是大學畢業了,沒知識也要有點常識好嗎)
讓我再次覺得朱祁鎮腦殘
再說王振不過一小人耳,身為皇帝要阻止他亂政並沒有那麼困難吧
「土木堡症候群」(即綁匪同情肉票、為肉票著想)滿好笑的
不過我不覺得綁匪伯顏帖木兒和肉票朱祁鎮的感情有那麼真摯啦
三、朱祁鈺代理皇位其間朝堂打架事件
害我因為想到台灣立法院打架而笑出來
(剛好今天和幾個同事聊到台灣立法院打架事件,我說那都是做秀啦
媒體鏡頭轉走本來在打架的就一起去吃飯喝酒了 XDDD)
因為最近忙到花轟所以先簡單記一下
希望日後有空能好好整理
明朝那些事兒
閱讀進度:好讀網站第一本結束;查了一下實體書,大約是正體中文版第一、二冊
定位:這本書在我心中的定位大約是批踢踢歷史八卦版強者文
作者立場:我認為作者的觀點非常教科書,中規中矩
大抵不脫忠孝節義那一套
觀點和幼時所讀的「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很像
傳統觀點不是不好,但我覺得寫給成人的讀物應該要有更多元的觀點
(當年讀小魯出版社「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都比這本還發人深省)
文筆:我認為不如「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吳姐姐的文筆比較簡練流暢
而且「明朝」這本內心戲實在太多太瓊瑤了,我雞皮疙瘩掉滿地
還有作者實在太喜歡破梗了
內容特色:很多篇幅寫戰爭,看來作者對戰爭滿有興趣的
我覺得戰爭寫得不夠深入,不過對我這種對兵事一竅不通的人已經足夠
另外非常大漢沙文主義
雖然好像都在挑毛病,不過就是因為有上述這些毛病
我纔會把它定位成歷史八卦版的強者文
適合輕鬆閱讀不太需要深入思考
所以不會佔太多我的頭腦CPU
從這個角度來說滿好看的
而且我對明朝歷史不太熟(因為吳姐姐沒寫!!)
看得津津有味
另外我實在不得不感歎台灣社會的獨立思考和多元價值方面
還是比阿共社會進步很多
吳姐姐那種傳統價值觀大概是二十年前的事
因為暴風雪明天實驗室不上班
所以我趁機再多記一些眉批以免以後忘記
一、胡濴找到了建文帝
這一章節我認為證據不足,直接推論說找到建文帝太牽強
而且鋪梗鋪得很長,謎底揭曉時實在令人失望
(建文帝的下落請看衛斯理的「招魂」 XDDD)
二、明英宗朱祁鎮的評價
我覺得本書有溢美明朝皇帝之嫌。
關於朱元璋和朱棣的評價不去深究我還可以接受
但是對於明英宗朱祁鎮,就是那個信任太監王振搞到土木堡之變被俘虜的傢伙
作者試圖表示朱祁鎮其實不那麼昏庸、一切都是太相信王振
因為從小王振就是他的老師,所以和王振感情太好
纔會聽信王振亂來
首先我覺得朱祁鎮的爹(明宣宗朱瞻基)居然派個太監去當太子的老師
真是頭殼壞去,令人匪夷所思
其次自己無能不要亂牽拖
能夠這樣放任王振胡來、混亂朝綱
實在讓人無法相信朱祁鎮有腦袋
另外朱祁鎮親征,要不是行軍路線一改再改,
也不致於造成土木堡之變這麼嚴重的結果
對於王振亂改行軍路線,身為皇帝竟然一點反對意見都沒有
(當時皇帝二十三歲,換做今天也是大學畢業了,沒知識也要有點常識好嗎)
讓我再次覺得朱祁鎮腦殘
再說王振不過一小人耳,身為皇帝要阻止他亂政並沒有那麼困難吧
「土木堡症候群」(即綁匪同情肉票、為肉票著想)滿好笑的
不過我不覺得綁匪伯顏帖木兒和肉票朱祁鎮的感情有那麼真摯啦
三、朱祁鈺代理皇位其間朝堂打架事件
害我因為想到台灣立法院打架而笑出來
(剛好今天和幾個同事聊到台灣立法院打架事件,我說那都是做秀啦
媒體鏡頭轉走本來在打架的就一起去吃飯喝酒了 XDDD)
Subscribe to:
Posts
(
Atom
)